深圳企业危机公关公司tousu47

重大事件关头的新闻发布策略,比如如何现场回答棘手提问?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近日,两场危机搅得国内舆论场沸沸扬扬。一个是北方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遭遇了“千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作为现代化标志性工程的地铁和隧道都成为“生死场”,地方政府遭遇了批评;几乎与此同时,位于南方的冲刺国家中心城市的南京,爆发了又一场新冠疫情,引发了更大的焦虑。随着疫情的扩散,国内的关注目光正聚焦于南京。处于风口浪尖的南京,一时饱受煎熬。
两个超级大城市,两场大型危机,或将深远地改变我们看待城市和城市化的视角。城市越来越大,风险也在不停地累积,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引爆危机。城市不再仅仅是幸福的容器,也是多重风险的温床。从风险社会和危机治理的视角看待城市,或将成为新的研究范式。
城市爆发重大危机的关头,往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文件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发布会公开信息,回应诉求,是个良治之策,但是实际上,在重大危急关头,爆发次生危机、引爆新的热点,再没有比发布会更好的风险场景了。武汉疫情期间第一个发布会,就状况百出。到南京疫情的这场发布会,也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5G时代,风险无处不在,一旦风险管理失败,危机的爆发就几乎难以避免。危机传播的链条瞬间爆燃,谁也无法干预。即便干预了部分媒体,多数媒体和新媒体依然鞭长莫及。更何况,你可以干预机构媒体,面广量大的自媒体如何干预?如果理性地看,这意味着一个自由信息市场和意见市场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倒逼的社会机制,逼迫我们从源头上把工作做好,倒逼我们提升素质。预防在此时就成了最好的手段。
重大危机的关口举办发布会,本身就意味着一个重大风险行为。如果没有好好准备就贸然上场,往往一来一去就擦出了火药味。媒体有呈堂证据,直播随时截图,每个细节都被放大审视……它是现代性的产物,体现了开放、规制和制约的各个民主原则,但它又的确是一个让人如坐针毡“考场”,必须有始有终地“按章答题”,给公众一个确定性的答复。
新闻发布会是个系统的工程,并非一篇文章就能说透。实际上,我们在很多地方进行的培训和咨询,就是如何系统准备和规划一个发布会。中国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管,绝大多数都缺乏媒体采访的历练。媒介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应当是新的执政素养和治理软实力。
我们接下来就重大事件的关头举行发布会,先简单给出几个策略性建议。
  • 慎重举办发布会,优先使用新媒体
如果没有经过培训,或者没有条件进行较好的准备,还是不要轻易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正如一些专家建议的,行政级别较低的地方,还是趁早不要举办发布会,免得给地方和体制丢分。尤其是重大事件之后,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寻求帮助。
如果必须要举办,比如重大事件需要有个郑重向社会大众说明情况,那就需要制定一个方案,当做一个重要工程进行规划。需要注意的是,举办一个发布会需要时间、人力、物力,需要花费精力撰写和推敲新闻稿,需要和领导进行沟通并说服,获得授权——很多情况下,缺乏新闻素养的领导本身就意味着风险——这个时候,必须首先以新媒体的形式向社会进行信息的通报,这样做可以缓解社会信息焦虑,也可以改善谣言产生氛围,再举行发布会就可以轻装上阵。实在不济,还可以举办一个“格式”通报会,也就是主要进行信息的通报,视情况开放媒体问答环节,毕竟问答环节往往风险重重。和媒体的信息沟通渠道多样,不一定在镜头前直接问答。很少有人能在冰冷没有人情味的黑洞洞的镜头面前侃侃而谈、自如表达。也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生产的摄像镜头一方面被认为是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却异化了我们的文化心理,并重构了我们的真实世界。
但是对于电视台、新媒体视频的采访,是个需要专门培训的技能,并且需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但它的压力较为发布会现场已经大为舒缓,毕竟可以沟通和暂停。但它是另外一个风险场景,你的语气表情管理、思考时间长短、成片的确认、废片的安全处理都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只要镜头开着,你就必须保持状态。国内的领导干部需要开始学会并且适应提词器的使用,这样确保能以轻松的心情,较为流畅的语气进行回答。但我们的百姓和网民却接受不了这个东西,一旦看到提词器,就惯性地认为是作弊和撒谎,做成截图当做笑话进行散布。这其实是个误解,也是需要观念普及的事情。
但是重大事件关头举行发布会,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责任和担当,绝不能因为可能的风险而退缩,否则要面对公众更为严厉的诘问。这实际就是规划和准备的问题了。出席会议的人员要考虑周全,要确保相关领域的官员都有,这样可以保证“知识结构”的相对完备。
武汉疫情期间,除了第一场发布会,以后的发布会几乎都成功完成了任务,它的秘诀就在于,所有发布人员都要提前两小时到场,封闭演练,从表情都语气的管理,再到预备各种可能的棘手问题等。熟悉材料和数字,要做好心理如何如何面对、如何回答难题。这在文章最后一部分讲。
重要的是,此时要了解你的对手:媒体。
  • 认识媒体:媒体是谁?
一旦发布会举行了,挑战性的主角就出场了,那就是媒体记者。很多举办方邀请媒体层层把关,请来党报或者自认为信得过的媒体,甚至连问题都提前有所沟通了,结果依然有可能现场答问翻车。
我们要理解的是,媒体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他们是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第三方。他有自己的存在逻辑和专业主义。媒体不是配合你的宣传,你也不是配合媒体搜集信息,真实的状况应该是,你和媒体都在共同的目标下,彼此配合向公众报告事件信息。你们是平等的。在传统媒体时代,相关部门还可以支配媒体,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激烈,围绕议题设置、推送时间、图文细节、新媒体爆款、媒体矩阵等多方面展开网络比拼,相关部门和发布会重要性大大降低,甚至被边缘化,相关部门的权力被大大解构和削弱了。相关部门也不再依赖媒体,而以自身的部门新媒体为主要阵地。实际上是将发布会搬上了网,对于图文内容、账号门面设计要求提高了。但重大事件关头,都取代不了发布会。发布会不仅仅是个见面会,它还是个现代社会仪式感很强的民主议事和听证场所。
和到达现场的媒体记者需要加强沟通。但是新闻和舆论是个奇怪的东西,它有自己的规律,不是你想干涉就能按照你的意愿走的。记者也是从属于新闻和舆论规律的产物,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他如果听了你的干涉,错过了新闻点和独家新闻,他就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他的职业道德会很难原谅他,他的领导会问责他。因此重大事件的关头,和媒体的沟通,除了和记者,也需要和媒体负责人进行沟通,但也很难确保不出意外情况,比如提出一个出乎发布者意料之外的问题。关键还是,准备充分,熟悉关键材料,预先设想意外情况,并适当学习应对这种意外场景的答问技巧。
  • QA环节遇到难于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发布会上出现难以回答的问题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现代社会的传播有个特点,那就是要想传播入脑入心,获得关注,需要有个“发面引子”,也就是有个能让信息获得关注的活跃要素。一个具有关注度而又有一定敏感度的话题,就会一下子成为这样的“引子”,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那些全是正面信息的传播,往往会陷入传播失灵的状态,也就是没有多少流量的窘境。这是流量时代最难解的困惑,但它的确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的接受特点。新闻要给人带来意外的大脑刺激,才会触发反馈机制,因此,优秀的传播是需要设计的。我们给很多朋友经常进行的创新传播设计,就是基于类似的认知和实践,在很多方面能带来很好的效应。但正面的信息依然不可或缺,它相当程度地构筑了社会主流的知识和信息谱系,成为社会道德文化底线,让人们有了心理和文化安全感,社会因此不会变得更坏。
一旦记者提出了一个难题,这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博弈场景:如果主办方能够接住这个问题,并且回答得巧妙、令人满意,这就形成了一个互动性的传播场景,成为社会话题,各方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提出难题的记者,实际创造了一个机遇,可以获得更多关注的机遇。此时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你,所有人都看着你,你有多少机会曾被这样焦点关注过?一旦抓住,就是化危为机,站上风口。
但更多的时候,主办方的回答难以令人满意,而且往往成为一个危机场景,引爆次生危机。很多人会注意到发布者在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会瞬间陷入大脑空白,沉默时间过长,在这样的张力十足的场景中,沉默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新闻事件。正如海外媒体常用的标题是:这个难题让州长(或xxx)陷入了长时间沉默。这样场景的出现,说明我们的领导干部需要更加强化日常的培训,关键的时候要让有经验、有话语能力的人出场。
发布会不应该出现冷场。发布方的负责人或者发言人应该尽快接过话头,或者指明相关负责人进行答复。如果是相关资料和知识空白的难题,此时可以态度诚恳地承认暂时尚未获得这样的数据,但是要现场表态尽快了解情况、然后向你报告。同时要赶紧多说一点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摆出自己要强调的重点。这样的答复,相信媒体也不会过多纠缠。
上文实际指出了我们在记者会上面对棘手难题的时候,常用的一个手法就是“搭桥法”,也就是通过记者的这个问题,发布者再搭一座桥,通向另一个话题,也是自己要强调的熟悉的话题,比如手头的新闻稿的主要观点,并传递我们的观点、价值观等内容。比如在回答疫情和疫苗的关系问题时候,除了可以引用钟南山、张文宏等一些专家的观点,还可以顺便督促大家打疫苗等。这实际就将此次问答的重点放到了我们要强调的观点上,并将之作为此次回答的结论。
回答记者提问的技巧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搭桥法、旗帜法、重复法等,但是前提,是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培训。更何况,记者的动机和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有客观的、有主观的、还有带有敌意的,问题也有挑战型的、质询型的、假设型的、谣言证实型的,不一而足。发布会的QA环节永远是一个竞争性的博弈性的场景,大家攻防有序,有挑战更有机遇。但无论如何,这都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在实践中提升水平。

作者: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杭州频遭谣言之祸的背后:一座为“情”所伤的城市

让南大“躺枪”的这个舆情,一天之内就有了真相

林生斌案的另一面:警惕舆情中的道德愤怒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第一要务是做什么?
人口舆情:一个重大风险议题的低效率管理
杭州“瞒豹”事件并非舆情事件,只是一个社会新闻
从特斯拉危机看舆情时代的“公关素养”
特斯拉:意外引爆了一场中美博弈的敏感舆情
“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
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
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如何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欢迎关注专业舆情公众号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的项目需求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