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搜扬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仲景
每次团建,我都会让HR BP和招聘坐主位。第一杯酒敬HR的同事,也已经成为我们团队的传统。
因为,我觉得可能与其他的团队不同,不论是甲方公关部还是乙方公关公司,人力资源都是决定公关团队能力天花板的“衣食父母”。
上周招聘跟我说:是不是简历选得有什么问题?怎么你的面试通过率这么低啊?
我说简历没什么问题,我的面试通过率一直都不超过十分之一。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我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第二是大部分的公关简历水分太大,名不副实。
可能对于其他职业来说,面试的过程只是描述自己的职业能力的过程,并不方便当场展示。比如你是一个程序员,一般比很少在面试现场写代码。
如果你是一个医生,也不太可能面试当时正好有一个病人去验证你的职业能力。所以大多数职业的面试与能力是否一致,需要留到求职者入职以后才能验证。
但是,是不是真会做公关,通过面试,一眼就能识破!
因为职业公关的使命是向公众领域传递一个信念。理论上讲,我们在面试过程中说服一个人雇佣自己,比在工作中说服几万人、几千万人认同自己所传递的信念,应该简单多了。
鉴于公关职业对“传递信息能力”的特殊要求,所以面试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公关对未来工作场景的提前展现。
面试官很可能是通过此时此刻你能不能做到说服自己,来判断未来你是否能够做到说服目标受众的。
可是,很多公关来面试的时候,都像是在描述另外一个人。因为从他们本人的表达和本人的状态来看,跟简历都大相径庭。
我的困惑是:如果你连面试官都“公关”不了,又怎么可能在未来的实战中“公关”自己的目标受众呢?
公关为一个组织提炼一个核心信息,并且向外界传递这个核心信息。首要的职业基础就是沟通能力。按理说在社会机构内部,公关应该是最吃得开的一类人。找工作的时候,公关最擅长的应该是面试才对。
很遗憾,这种理想的职业状态,并不经常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公关部都是一家公司里面比较不被重视的部门。而很多公关在面试中,也是“说都不会话”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公关不能通过自己的职业能力找到一份工作,很可能不是因为他的面试技巧不过关,而是因为他不会做公关。
一个不会做公关的人,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职业公关呢?
这一篇我们就讲一讲:找不到工作的公关,还能继续做公关吗?
我认为,面试的过程就是一个公关展示职业能力的最佳场合,我们不用描述自己的职业能力,现场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就行了。
例如,我会在面试的过程中故意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或者故意制造紧迫感给对方一些压力,或者在态度上表现出轻微的心不在焉。
其实并不是我真的傲慢或没有教养,是我知道在今后的实战中,当我们面对一个舆论危机时,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是面试时的十倍、百倍、千倍!
如果应聘者(尤其是媒介)连面试的压力都应付不了,怎么可能在后面的工作中处理公司的舆情危机呢?
再举一个例子:我招聘的一位媒介经理,在面试的过程中偶然间透露出,其实为了这次面试她去找朋友调查了我的背景,同时在网上搜集了我的资料,并且根据我的背景与习惯制定了应对的话术。
我当时就决定录用她。
原因并不是我妄自尊大到面试者不拍我马屁我就不能给通过,而是我在想象她今后进入公司的工作场景:
如果每次去拜访媒体前,她都能做如此充分的准备,那么她就一定会让媒体感受到公司对媒体的尊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习惯!
这位媒介经理也因为在面试中展示了自己的职业能力而不是描述自己的职业能力而得到了这份工作。
那么,公关在面试的20—30分钟时间内究竟要展现自己的什么能力呢?
我在前述文章《正经公关驰骋江湖的二十般武艺》,中对公关职业特性定义为:独立性、多边性、数据性和系统性。
当然,在短暂的面试中我们不可能全面展现基于这些特性的职业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展现满足这些特性的基本素质。
一、诚实与坦诚
基于公关的独立性原则,公共关系属于一家公司的涉密职位。能力可以不正经,价值观必须正经。
因为一个对雇主坦诚,对媒体诚实的公关,可能办不成什么大事,至少也不会坏了大事。
基于此,我还是奉劝各位公关们不要轻易在自己的简历里面写上“从0到1”这几个字。
我看到的公关的简历中,“从0到1”的出现率非常高,仿佛一个公关没干成一件“从0到1”的大事就不配做公关一样。
但从面试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经不起问。我的面试未通过理由中90%都写的是:实际工作能力与简历不符。
说实话,这几年面试下来,也见了几百人,真的给我一种本届中国公关青黄不接的印象。我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真心来对待面试。
而很多人在描述自己工作的案例时,都会在三个问题内说:“不好意思记不清了”或者“这是我们公司的机密”。
每次我都很疑惑,一件“从0到1”做成的大事,真的会忘记吗?还是你只是记不清别人怎么做的了呢?
我理解有一部分人带着撞大运的心态拿着注水的简历吹牛,还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觉得自己很牛。但是在背调之中,一般也都会原形毕露。
段位不够的公关可能不知道,跟其他职业不同,中国的公关圈很小。如果你想给一个人做背调的话,三个人以内一定能找到他在上一家的同事或者上级。一旦发现面试中应聘者的描述造假,就会直接取消下轮面试。
如果一个公关会在面试中撒谎,就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对媒体撒谎,就会毁了公司的品牌。
二、有策略至少是有逻辑地表达
我经常收到推荐的简历之前是媒体人。推荐者都会说:TA稿子写得挺好的,就是不太爱说话,面试的时候可能感觉能力一般,干起活来就没问题了。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媒体人转型做公关,一开始都有一个适应期,我也对语言表达没有太高的要求。后来发现,这样反而会让这些媒体出身的求职者,无法成功转型到公关。
因为他们的能力模型本来就是写出好稿子,如果到了企业内部只是换个地方写稿子,那为什么不继续留在媒体呢?
职业公关的能力模型跟媒体人的能力模型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啊。
从工作习惯上来看,媒体永远是站在现在看过去:你经历了什么请告诉我,我会忠实的记录,复原事件的全貌。
公关永远是站在未来看现在:我要通过公关战略和策略让值得被报道的事情发生,然后服务好媒体报道这些新闻事实。你看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职业。
所以,一个公关对于自己工作的表达不应该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线性模型,而应该是按照战略、策略、执行的横切面的结构性模型。
如果不能做到结构清晰,至少也要逻辑清楚。因为面试官很可能并没有在听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听面试者回答这个问题的逻辑。
因为公关的工作是将一个理念传递给别人,所以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特别是在讲述自己的成功案例时,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1.介绍自己不要介绍公司
很多面试者都是大段大段的介绍公司背景、介绍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进程,完全没有讲自己在项目中做了什么。
一般我都会追问一句:那你在项目中具体做了什么呢?对方才恍然大悟,现在是在介绍自己不是介绍公司。
2.介绍策略不要介绍执行
面试官能够通过你对策略的理解来想象你的执行能力。很多应聘者沉迷于按照时间节点来讲述执行的细节,反而会让面试官无所适从。
能够成为面试官的人,大部分都精通执行,应聘者不需要告诉他们,他们自己非常清楚的事情,需要告诉他们他们不知道但是想知道的事情:那就是你的执行是服务哪个目标哪个策略你是怎么实现的?
三、知道什么是公共关系,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从这个标准被我排到第三个,相信你已经能感受到我近乎绝望的无奈。
在面试中,我都会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公共关系,我们每天都应该做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听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特别是在广泛的面试了从业十几年、从业五六年和从业三五年的面试者之后,基本上我已经放弃对一个公关知道自己是谁的执念了。
我理解这种现象是因为,目前在中国公关的职业化程度非常低,没有共识的规范、没有共识的原则,甚至没有入行的门槛。
很多从业者都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更加不知道每天都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工作规范来工作。
所以面试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职业技巧,介绍什么职业能力了。我写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是希望在工作方法和工作规范上,和能够给大家一些我自己的“偏见”,或者是佐餐、助眠的工具读物吧。
面对很多在我面前信誓旦旦渴望从事公关、热爱公关行业的面试者,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你都为进入公关行业做了哪些准备?
我得到的大部分答案都是非常让人失望的:其实大部分人也就是“觉得”自己热爱吧,并没有真的做什么准备。
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号称自己渴望从事公关行业的这些人连《公共关系学》这本最基本的本科入门读物都没有看过。
其实职业公关是一门“博雅”的学科,我的公众号写了职业公关的职业原则和技术含量。
但是并没有写这是一门需要广泛、深厚的知识积累的学科。我在《摊牌了:正经公关的学科基础与书单》中列出了我认为职业公关最基本的知识储备:
因为我们最终目标是影响人,所以公关的基础学科应该是人类学和社会学;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和哲学;
然后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统计学、战略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等等“商科”;
具体的实战应该建立在舆论学、传播学、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上。
最后,实战中目前广泛受到认可的学科是公共关系学,但是我认为弱传播的哲学和整合传播方法论对现代公关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有志入行并且真正热爱的话,能实践就实践,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至少也看看前人的著作吧?同时奉劝:不爱学习的人,还是不要入行为妙。
四、展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
我始终认为职业公关是建立在舆论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智力职业。
这个职业除了对科学性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外,还对从业者的情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因为,公共关系需要不停地通过对人施加影响而影响舆论,从而影响受众。所以当我们与人沟通的时候,展示出了明显的攻击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孤立型人格等低情商的性格特征,终将会影响从业者的职业高度。
很多时候,我在面试中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在寻找跟我心目中的答案一一对应的回答。而是在观察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聘者是否有足够的智商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足够的情商来面对这个问题。
因为我觉得如果目前大家还不懂什么是公关,那么只要会努力学习并且拥有开放的心态,总有一天会学会的。
所以,与其花力气在结果上吹牛,真的不如在讲述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
还有一个建议是,面试官对智商和情商的观察,基本上就能拼凑出未来应聘者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状态了。
所以,应聘者需要的是展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并不是描述自己的智商和情商。
例如有一个面试者跟我说,虽然她平时不善言辞,但是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是可以做到孔雀开屏式的沟通的。
我当时心里想,你现在就没有表现出高超的沟通技巧啊,现在都没有“孔雀开屏”,未来又怎么会呢?
最后,再回到我们的标题吧:找不到工作的公关,还能继续做公关吗?
这看上去是一句废话。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职业能力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是不是自己目前还真的并不懂公关?如果在面试的过程中,不能展示公关职业的技巧,又有什么资格获取一个职业公关的岗位呢?
所以,找不到工作的公关,真的就不能继续做公关了。
2019年上半年我决定离开京东,当时有挺多机会可以选择的,最终2020年1月我决定入职新氧。
当时我选择新氧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我认为医美行业的舆情管理,是我当时所面对的所有行业和所有职位中难度最高的。
我离开京东的初衷就是测试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会做公关。所以如果要挑战,我决定挑战一个最难的。
这两年在新氧公关部的工作确实如我所愿,痛并快乐着。
去年10月我决定在新氧集团内部创业,创立搜扬管理咨询这家公司。
我们是一家全景式、实战派的大美业数据咨询机构,一个基于消费决策、电商交易、舆情大数据、医生定性数据而前瞻洞悉行业趋势的大美业媒体矩阵,一家兼具公关战略咨询、品牌舆情管理、公关传播执行等服务能力的学院实战派公关公司。
同时,我还继续管理新氧集团公关部。我的初衷就是能够组建一个学院实战派的公关团队。
如果你真的对公关职业抱有热忱,并且希望用学术指导实战,在实战中验证学术的话,请加入我们吧!
以下为高手诚聘高手的招聘信息:
新氧公关部
内容策划经理
一、岗位职责
1、负责新氧公关公益与业务传播内容策略和方案的制定;
2、负责舆情危机的管理,针对负面舆情及时制定方案并执行,减少负面舆论扩大的风险;
3、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对行业进行研究,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处理系统,搜集行业信息,及竞争情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4、进行高效的跨部门沟通,并有效支持各部门提出的公关内容需求;
二、任职要求
1、熟悉互联网行业,具备较强传播策划、内容策划能力,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2、有扎实的新闻传播功底,可以独立策划和落地媒体选题,关注媒体传播发展的趋势,能够快速学习和熟悉不同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产出对应的内容;
3、具备原创能力,对文字有敏感和有热情。有社会新闻、社会调查和故事类自媒体1-3年工作经验的背景的优先。
搜扬管理咨询
短视频编导
一、岗位职责
1、负责视频内容(访谈类)及所有视频及策划文案撰写;
2、创意提案细化到执行脚本,并撰写视频摄制脚本、制定镜头表达方式,负责分镜设计,跟进后期制作,督促拍摄等工作;
3、独立跟摄像师沟通,布置拍摄场地,包含灯光、选景等;
4、独立跟剪辑师沟通,把控音乐、色彩、镜头感等;
5、独立撰写各类稿件(新闻稿、深度稿、行业稿、专访稿)等;
二、任职要求
1、中文、新闻学、传播学、编导、传媒(非艺术生)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1-3年工作经验;
2、具有基础的文字功底和文案策划能力,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具备恰如其分的文字展现能力,执行力强、有良好的策略思考能力并能独立撰写视频策划方案;
3、熟悉视频制作流程,长期关注美妆、医美,并对该领域有深度理解和独特洞见;
4、有B站、快手、抖音、视频号实习或工作经验者优先,简历中请附加作品成品。
公关客户经理
一、岗位职责
1、负责公关业务或自媒体业务的项目策划。
2、负责公关业务的执行。
3、负责所属客户的舆情危机管理。
4、负责管理所负责公关项目的完整生命周期与客户满意度
二、任职要求
1、中文、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1-3年工作经验;
2、具有基础的文字功底和文案策划能力,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具备恰如其分的文字展现能力,执行力强、有良好的策略思考能力;
3、具备管理100万以上公关项目的从业经验。
数据分析员
一、岗位职责
1、负责挖掘求美大数据并满足客户需求
2、独立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或行业趋势白皮书
3、负责管理所负责数据客户项目的完整生命周期与客户满意度
二、任职要求
1、统计学、中文、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1-3年工作经验;
2、具有基础的文字功底和文案策划能力,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具备恰如其分的文字展现能力,执行力强、有良好的策略思考能力;
3、具备透过数据总结趋势的能力,并且具备成熟的数据分析项目经验。
简历请发给:wangyue1@soyoung.com
- END -
扫码加入社群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